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4, No.217 38-48+217
情报合离:抗日战争时期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对英情报合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摘要:

珍珠港事变爆发后,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处曾与国民政府各大情报机构进行接触,希望在对日作战和情报搜集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蒋介石原本授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之接洽,但在英国代表的坚持下,改由王芃生领导的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导中英情报合作事宜。双方复在国研所之下成立英国顾问室,就情报交换、反日宣传等问题进行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考虑到英国政府以欧洲为优先的全球战略,王芃生态度消极,对顾问室的活动加以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英方不满。随着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介入和顾问室中人事矛盾的激化,中英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在1945年6月结束了这段矛盾重重的合作关系。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delineating the history of the intelligenc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publican China'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eaded by Wang Pengsheng an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s secret organization known as the 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holds that this collaboration full of contradictions ended in June of 1945 due to Britain's global strategy prioritizing Europe, the U. 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involvement, and the intensified personnel problem within Advisors' Office, the cooperative agency.

KeyWords:
参考文献

(1)代表作有吴淑凤:《军统局对美国战略局的认识与合作开展》,《“国史馆”馆刊》(台北)第33期,2012年9月;贾钦涵:《战时情报局与美国对华政策(1942—1945)》,《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第2期;贾钦涵:《抗战时期美国战略情报局与中共军事合作的尝试》,《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1期;刘芳瑜:《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华气象情报网的建置与成效(1942—1947)》,《“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14期,2021年12月等。

(2)华百纳:《上海秘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谍战、阴谋与背叛》,周书垚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马振犊、邱锦:《抗战时期国民党中统特工的对英合作》,《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Antony Best,British Intelligence and the Japanese Challenge in Asia,1914—1941,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2。

(3)廖文硕:《情报与外交:从档案论王芃生与国际问题研究所(1937—1946)》,《成大历史学报》(台北)第56号,2019年6月;张景航:《脆弱的情报: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问题研究所》,《史学月刊》2022年第5期。

(4)《王芃生(王大桢)》,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档案(以下简称“侍从室档案”)129-010000-1718,台北“国史馆”藏。以下引用侍从室档案不再标明藏所。

(5)《王芃生遵拟对日侧面工作计划大纲》,1937年3月19日,“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以下简称“蒋档”)002-080103-00004-007,台北“国史馆”藏。以下引用蒋档不再标明藏所。

(6)《王芃生致蒋中正电》,1937年10月25日,蒋档002-080200-00493-060。

(7)P.S.Wang to Hall,November 29,1937,FO 371/22072,F2089,The National Archives (UK)(Similar hereinafter).

(8)《缪云台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9—101页。

(9)《国防最高会议秘书处致外交部代电》,1938年4月5日,外交部档案020-010404-0004,台北“国史馆”藏。

(10)《王芃生致蒋中正电》,1938年3月4日,蒋档002-090103-00014-151;Memorandum on a Proposed Pact of Guarantee Among France,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for the Security of Their Common Frontier in Indo-China,March 12,1938,FO 371/22168,F4226。

(11)《戴笠呈蒋中正报告》,1938年7月,蒋档002-080102-00034-003。

(12)马静远:《我与王芃生先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株洲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王芃生与国际问题研究所》,1990年,第178页。

(13)龚德柏:《使我们失大陆的王芃生》,《又是愚话》,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页。

(14)《王芃生呈蒋中正对日策动说帖》,1941年,蒋档002-080102-00039-021。

(15)O/X to A.D.4.,May 9,1943,HS 1/165,The National Archives (UK)(Similar hereinafter).

(16)张克明、沈岚选编《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年第2期。

(17)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

(18)林美莉编校《王世杰日记》(上册),1941年12月30日、1942年1月5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版,第402、404页。

(19)张克明、沈岚选编《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年第2期。

(20)《董显光呈蒋中正在印度与卡尔、印缅总督暨英方负责军官历次谈话记录》,1942年2月,蒋档002-020300-00021-052。

(21)张克明、沈岚选编《曾虚白工作日记选(一)》,《民国档案》2000年第2期。

(22)《蒋介石日记》,1942年1月7日、1月14日、1月20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以下引用不再标明藏所。

(23)洪朝辉编校《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1907—1949)》,香港明镜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24)《蒋介石日记》,1942年3月13日。

(25)《陈布雷从政日记(1942)》,1942年3月16日,香港开源书局出版有限公司、民国历史文化学社2019年版,第47页。

(26)《蒋中正致缅甸总督史密斯函稿》,1942年3月17日,蒋档002-020300-00019-025。

(27)Sir H.Seymour to Burma,March 16.1942,FO 371/31644,F2318.

(28)《王芃生电蒋中正与缅督协商密组中缅宪警合作机关事》,1942年3月28日,蒋档002-080103-00057-006。

(29)《王芃生呈蒋中正盟军联合作战及在印缅收容组训事宜》,1942年4月3日,蒋档002-080103-00063-013。

(30)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P.S.Wang to C.D,June 16,1943,HS 1/165;《王芃生呈蒋中正有关罗坚白简历的报告》,1943年8月17日,蒋档002-080102-039-024。

(31)张克明,沈岚选编《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年第2期。

(32)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

(33)《王芃生呈蒋中正盟军联合作战及在印缅收容组训事宜》,1942年4月3日,蒋档002-080103-00063-013。

(34)刘杰佛:《追思王芃生先生》,邵毓麟等编《王芃生先生纪念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编第98辑第976号,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51页;潘公昭:《东南亚各国内幕》,上海世界知识社1948年版,第25页;凌治彬:《今日缅甸》,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28页。

(35)详情见王文隆:《中日对缅甸的争取与第一次缅甸战役的成败》,《安徽史学》2022年第5期。

(36)No.40 Copied to Foreign Office No.396,October 3,1937,FO 371/31633,F7454.

(37)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

(38)Chungking Diary,July 30 to August 7,1943,HS 1/140.

(39)Notes on R.I.I.Progress(Notes for Dr.T.T.Mar),December 20,1944,HS 1/140.

(40)O.125 to F.A,January 17,1945,HS 1/140.

(41)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

(42)公安部编著《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1944年9月25日,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461页。

(43)《马天则》,侍从室档案129-060000-5000。

(44)《王芃生呈蒋中正有关罗坚白简历的报告》,1943年8月17日,蒋档002-080102-039-024。

(45)《周伟龙呈蒋中正协同董显光与英大使洽谈组建游击队》,1941年12月16日,蒋档002-080103-00056-004。

(46)李汉元:《中统与英缅当局一次流产的情报合作》,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特工组织》(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

(47)Summary of Agreement between British S.O.E.and American S.O.,June 16-22,1942,HS1/165.

(48)O/X to A.D.4.,May 9,1943,HS 1/165.

(49)《徐恩曾致吴铁城函》,1943年5月27日,特种档案特20/2.30,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藏。

(50)李汉元:《抗战期间军统和英国的一次情报合作》,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特工组织》(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51)P.S.Wang to C.D,June 16,1943,HS 1/165.

(52)O/X to A.D.4.,May 9,1943,HS 1/165.

(53)《萧勃致戴笠电》,1943年7月31日,军情局档案148-010200-0012,台北“国史馆”藏。

(54)Future of R.I.I.,July 18,1943,HS 1/165.

(55)New Brief for S.O.E.Negotiations with G50000,July 26,1943,HS 1/165.

(56)Meeting to Discuss O.S.S/S.O.E.Plans in the Far Eastern Theatre,July 27,1943,HS 1/165.

(57)《与英国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克拉克、英国政府法律顾问丹宁谈话记录》(1943年8月4日),吴景平、郭岱君主编《风云际会——宋子文与外国人士会谈记录(19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109页。

(58)Draft Letter to General Wang Peng-Son,August 8,1943,HS 1/165.

(59)Air Ministry to Britman ,August 12,1943,HS 1/165.

(60)O.125 to AD/O.,July 29,1943,HS 1/140.

(61)Notes on R.I.I.Progress(Notes for Dr.T.T.Mar),December 20,1944,HS 1/140.

(62)O.125 to O/X,October 27,1943,HS 1/140.

(63)《王芃生呈蒋中正有关罗坚白简历的报告》,1943年8月17日,蒋档002-080102-039-024。

(64)《蒋介石日记》,1943年8月26日。

(65)O.125 to O/X,October 27,1943,HS 1/140.

(66)O.125 to O/X,February 16,1944,HS 1/140.

(67)BB.100 to O.125,March 4,1944,HS 1/140.

(68)O/X to O.125,March 7,1944,HS 1/140.

(69)Notes on R.I.I.Progress(Notes for Dr.T.T.Mar),December 20,1944,HS 1/140.

(70)Findlay Andrew(Chungking) to S.O.E(London),April 12,1944,HS 1/140.

(71)R.I.I.Progress Report No.19,April 30,1944,HS 1/140;Notes on R.I.I.Progress(Notes for Dr.T.T.Mar),December 20,1944,HS 1/140.

(72)Wang Peng-sheng to J.C.McMullan,June 20,1945,HS 1/140.

(73)R.I.I.Origin-Scope-Objectives,September 30,1942,HS 1/140.

(74)O/X to A.D.4,May 9,1943,HS 1/165.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829.561;K265

引用信息:

[1]张景航.情报合离:抗日战争时期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对英情报合作[J].史林,2025,No.217(04):38-48+217.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